专家把脉明方向,交流分享促提升——学院圆满举行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评审会暨工学一体专题讲座
2023-11-07 21:44:59

推进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是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本质要求,是加快培养行企业高质量发展急需人才的客观要求,是深化技工院校改革创新的内在要求。学院高度重视该项工作,近期特邀原人社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党委书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陈李翔莅临学院指导工作,对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各子方案、专业建设规划和推进方案等进行评审。学院党委书记成振洋,院长钟秀平,纪委书记黄丹凤,副院长林文婷、李娉婷,以及教研室、教务处、人力资源处、校企合作办、公共基础系等部门的负责人,工学一体化建设专业的专业带头人、教师代表等共同参加了本次评审会,会议由学院教研室赵婧老师主持。会后,学院还邀请陈李翔副会长开展了两场专题讲座,以进一步加强全校教职工对工学一体、产教融合的认知。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总体实施方案是否科学合理将直接影响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在学院的落地效果。教研室卢盈副主任从指导思想与推进思路、工作目标与建设任务、组织架构与工作职责、实施进程与保障措施等四个方面详细汇报了总方案,明确了八大建设任务、确定了未来两年的建设路径并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
工学一体化改革,核心在于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务处毛平主任的汇报主题是“实施工学一体化课程,培育优质课堂”,他表示教务处将紧密围绕工学一体化,建设200门课程资源、培育一批优质课堂、创新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评价体系、构建教学质量评价信息化管理平台,将工学一体化贯穿教学全过程。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人力资源处孟光雪主任作了题为“梯级培养工学一体化教师,形成高素质、专业化、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的汇报,表明人资处将通过培养引进、培训提升、企业实践、项目带动、竞赛历练、考核激励等多种方式,打造一批能够基本满足工学一体化教学要求的优秀教师。
坚持五育并举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途径和重要抓手。公共基础系张婷副主任的汇报主题是“落实公共基础课程方案、实施‘五育并举’特色课程”,她表示将从“大德育”“大体育”“大美育”“大劳动”四个方面着手,打造具有学院特色的公共基础课程体系。
推进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方式是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也是最大优势。基于此,校企合作办孙名楷主任以“产教融合模式创新——创造价值、追求卓越、挑战未来”为题进行了汇报,他从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做得怎么样等多个方面介绍了学院校企合作的现状及未来规划。
汇报结束后,陈李翔副会长进行了点评。他指出制定建设方案时一定要紧紧围绕学生的发展,以学生为中心,思考“工作和学习”“企业和学校”“学生和岗位”“教学和学习”之间的逻辑关系。他还指出,对于职能部门而言,要主动思考如何将职能部门的功能与教学部门产生连接,主动参与到工学一体化建设工作中。随后,陈李翔副会长就老师们的困惑和提问一一进行解答。
学院10个工学一体化建设专业的专业带头人从建设基础、建设目标、建设内容以及预期成效等四个方面,分别介绍了各自专业的建设历程与经验,有的专业在校企合作方面展开了深度合作;有的专业深耕岭南文化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陈李翔副会长逐一进行了点评并提出改进意见,他还表示专业之间可以加强交流,取长补短。

会议最后,学院钟秀平院长进行总结发言,钟院长希望各部门、专业带头人能认真总结反馈会议精神,持续完善学院的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实施方案。钟院长曾在动员大会上指出,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大势所趋,也是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想要建成工学一体化骨干:陀胖始脊ぴ盒,任重道远,要集全校人力、物力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各个部门、各个专业团队、各位老师都要以工学一体化教学为中心,结合《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立足岗位、发挥作用,同心同向推动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地实施。

陈李翔副会长还给学院教职工带来了两场内容丰富、精彩不断的专题讲座。
陈李翔副会长以“工学一体与学习生态”为主题,从“中国技工教育的发展启示录”入题,讨论了不同阶段技工教育的发展,分析了技工学校、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三个层次办学的发展与不同;随后,引入“工学一体”,探讨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下,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认知和基础、如何把企业一线的过程带入课堂并转化为学院自身的需求与特色,那就需要教师具备“生态思维”与“过程思维”,以此来发现工作之真、启发技能之善、创造技能之美!
陈李翔副会长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引发新生产、生活方式说起,指出了未来人才的需求变化,表示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将产教融合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在产教对话、校企合作、工学一体三个方面不断发力,推动产教融合到产教协同的升级,实现产业和教育双向赋能,充分发挥协同价值,共创生态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生态,共创产学研一体的数字化学习平台,促进高质量技能人才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供稿:教研室、办公室
编辑:校园电视台宣传部